(除湿装置和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湿度调节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和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应用领域,若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湿度较高,一方面将会导致电气设备老化加快,另一方面湿度过大凝聚的水分将使得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降低,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基于此,在电气设备的应用环境中增设采用除湿装置,以降低电气设备使用环境的空气湿度。对于除湿装置而言,除湿效率是评判其功能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和电气设备,以提高除湿效率。
一种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凝露件,所述凝露件的侧面设有凝露水槽,所述凝露水槽纵向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出水槽,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水槽均与所述凝露件对应设置,使得由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的风能够将所述凝露水槽中的凝露向下吹入所述出水槽中。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通过在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凝露件上纵向设置的凝露水槽中凝聚的凝露能够在风的作用下向下落入所述出水槽中,即所述凝露水槽中的凝露在风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加速滴落至所述出水槽中,从而提高冷凝除湿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露件为凝露散热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凝件和散热器,所述凝露件与所述冷凝件的冷端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凝件的热端连接,所述凝露件、冷凝件和散热器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和/或所述冷凝件与所述凝露件之间设有隔热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为隔热片,所述隔热片朝向所述冷凝件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冷凝件匹配的安装口,所述冷凝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为四铜管散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磁性吸附件,所述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凝露水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前面,所述壳体的前面和侧面均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吸附件上设有悬挂穿孔,用于将所述壳体悬挂安装在外界机柜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吸附件为多个,多个磁性吸附件在所述壳体的背面沿外周间隔设置。
一种电气设备,包括机柜和上述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柜内。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主要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除湿装置,从而提高所述机柜中的除湿效率。具体地,在所述机柜中安装所述除湿装置,机柜中湿度较大的空气从壳体顶面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进入壳体中空气的水分在所述凝露件上凝结,聚集在所述凝露水槽中,而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中时会对纵向设备的凝露水槽中的凝露施加向下的风力,从而使得凝露在风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落入水槽中,从而提高冷凝除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除湿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除湿装置内部结构的布局图;
图3为图1中所述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述除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湿装置,11、壳体,111、第一进风口,112、出水槽,113、第二进风口,114、出风口,12、凝露件,121、凝露水槽,13、冷凝件,14、散热器,15、隔热件,151、安装口,16、磁性吸附件,161、悬挂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中的凝露件12,所述凝露件12的侧面设有凝露水槽121,所述凝露水槽121纵向设置,所述壳体11的顶面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1的底面设有出水槽1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和所述出水槽112均与所述凝露件12对应设置,使得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进入的风能够将所述凝露水槽121中的凝露向下吹入所述出水槽112中。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10,通过在所述壳体11的顶面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111,所述凝露件12上纵向设置的凝露水槽121中凝聚的凝露能够在风的作用下向下落入所述出水槽112中,即所述凝露水槽121中的凝露在风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加速滴落至所述出水槽112中,从而提高冷凝除湿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出水槽112导通的出水口,进入所述出水槽112中的凝露最终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露件12为凝露散热片。可选地,所述凝露件12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凝露的器件。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除湿装置10还包括冷凝件13和散热器14,所述凝露件12与所述冷凝件13的冷端连接,所述散热器14与所述冷凝件13的热端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凝露件12、冷凝件13和散热器14沿所述壳体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实现冷凝的同时,减少所述除湿装置10的厚度,从而降低整体尺寸,方便在机柜等结构中安装。特别是在机柜中,电器件对于空气中的湿度要求较高,为此常在机柜中安装除湿装置10,但是基于机柜中空间较小一般除湿装置的安装将使得机柜的整体尺寸增加,但是上述除湿装置10的结构设计则能够使得在机柜中空间占用较小。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凝件13与所述散热器14之间和/或所述冷凝件13与所述凝露件12之间设有隔热件15。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15为隔热片,所述隔热片朝向所述冷凝件13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冷凝件13匹配的安装口151,所述冷凝件13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51中。从而使得所述冷凝件13的冷端与热端之间的隔离效果较好,进而有效减少冷端凝露对热端扇热器的不利影响。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4为四铜管散热器14。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1上设有磁性吸附件16,所述磁性吸附件16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背面,所述凝露水槽121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11的前面,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1的前面和侧面均设有第二进风口113,所述壳体11的背面设有出风口114。
安装的过程中则通过所述磁性吸附件16的吸附过程实现所述除湿装置10的安装,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而且通过进一步在所述壳体11的前面和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113,当通过所述壳体11背面的磁性吸附件16将所述除湿装置10安装完成后,空气能够较流畅的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1内,从而提高除湿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磁性吸附件16上设有悬挂穿孔161,用于将所述壳体11悬挂安装在外界机柜壁上。从而使得在安装的过程中既能够通过磁力吸附,也能够通过悬挂穿孔161以悬挂的方式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的可靠性。而且,直接在磁性吸附件16上设置所述悬挂穿孔161使得安装过程更加便捷,且精度更高,具体地在安装的过程中当悬挂穿孔161与对应的悬挂件对应后,在所述磁性吸附件16磁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悬挂穿孔161与悬挂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然后再进步一紧固连接。若所述除湿装置10安装的位置无法供磁性吸附件16吸附,则直接通过悬挂紧固的方式安装,若除湿装置10安装的位置不方便设置悬挂连接件,则利用所述磁性吸附件16的磁力吸附,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安装需求。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吸附件16为多个,多个磁性吸附件16在所述壳体11的背面沿外周间隔设置。当所述壳体11为长方体时,可以在所述背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所述磁性吸附件16,从而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电气设备,包括机柜和上述的除湿装置10,所述除湿装置10安装在所述机柜内。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主要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除湿装置10,从而提高所述机柜中的除湿效率。具体地,在所述机柜中安装所述除湿装置10,机柜中湿度较大的空气从壳体11顶面的第一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进入壳体11中空气的水分在所述凝露件12上凝结,聚集在所述凝露水槽121中,而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进入所述壳体11中时会对纵向设备的凝露水槽121中的凝露施加向下的风力,从而使得凝露在风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落入水槽中,从而提高冷凝除湿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